这句话就惹恼了旁边的舅太太朱氏,她忍不住讽刺道:“说起来,你家哥儿自打十二岁考上秀才,都考了几回举人了吧?怎么还没中?”
孙母强忍怒气:“人家考了几十年的都有呢,几年算什么?”
盛纭最是护短,闭了闭嘴,终于没能忍住:“人家进门十年才生出娃娃来的也有,这四五年里,我侄女都给侄女婿都讨了几个小的了!”
朱氏帮忙道:“说的是,子嗣自有祖宗老天保佑,都讨了一屋子小老婆了,还想怎么的?”
大老太太沉声道:“出身不干净的女人,如何进门?!女婿也是读书人,你这种话也说的出来,不怕辱没了祖宗!”
孙母不甘的叫道:“你家闺女自己没本事,还想拦着男人纳妾不成,难道要我们家绝后?”
品兰一脚一脚的往树上踹,气愤的咒骂:“该死的!我姐姐这般好的人,怎么摊上这种事儿!凭什么?凭什么?”
“……妹子,你莫走,听姐姐把话说完呀!”
作为一个有经验的偷听者,明兰第一个反应是去捂品兰的嘴,谁知品兰比她动作更快,一手就按在了自己嘴上,然后一动不动的坐好,专注的侧耳倾听,看见如此娴熟流畅的动作,明兰忍不住浮起疑问:莫非是同好?
钝钝几声,似乎是在跺脚,慧兰的声音隔着假山又传过来:“…姐姐你看看今天他们家的排场,再看看品兰明兰那两丫头身上穿的头上戴的,随便摘一件下来便抵得上我所有了!我可不要过苦日子,要嫁就得嫁有钱的!”
慧兰似乎冷笑了几声:“那是姐姐八字好,走了运,你们同时许嫁,淑兰姐姐嫁的如何?那也是个贫寒人家的秀才,可就不如姐夫心地好!受着媳妇的嫁妆,还整日呼来喝去的摆威风,偏也碰上淑兰那个没用的!哼,得了,还是有钱的稳妥些……”
作者有话要说:
有带流苏的豪华版:
也有没流苏的豪华版(据说是文物):
可以这样戴在额前:
也可以插在髻上:
不自觉的霸王们,我几章不提醒留爪,这几章的爪印就越来越惨,你们让偶带着悲愤的心情如何码字!!
留下爪印来!
44、第44回她将来会嫁谁?
想到这里明兰忍不住叹气,老天爷呀,为什么她所知道的仅有几个古代好男人都是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呀!也不知将来她那口子是如何样子,要是摊上个孙姐夫那样的,那她只能在红杏和百合之间选一个了,呜呜~~~
允儿对盛老太太特别恭敬,有一次布菜时知道有老太太喜欢的素烩芝麻菜,就一个劲儿的往老太太盘里添菜,来吃饭的盛纭打趣道:“都说新人洞了房,媒人丢过墙,我这侄媳妇可一点没忘了媒人呀!果然好孩子,不忘本!”
盛家发迹的晚,所以可考的祖先不多,明兰昏头昏脑的跟着拜了好几回,一会儿上香一会儿磕头,头晕脑胀之际忽记起适才允儿被写入家谱后,大老太太和自己的祖母又与几位族老女眷说了几句,然后族长盛维又添了几笔,写了些啥?
明兰忽然暗笑起来,以后如兰再想骂她‘小妇养的’却也不能够了……明兰猛的一惊,拉着祖母的袖子轻轻问道:“那四姐姐呢,她也记入太太名下了吗?”
明兰似懂非懂的思忖着,看来就算记入了王氏名下,也并不表示她真的和如兰平起平坐了,她依旧比如兰差了一层,如果她和如兰发生利益冲突,那么……
允儿侍立在一旁,额头沁出细细的汗来,李氏回头看了她一眼,缓缓道:“梧哥儿媳妇才进门没几天,我也不甚放心,想留下多调|教些日子,允儿,你说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