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印把省大数据中心策划书摊在桌上,直入正题道:
“这个议题有点仓促,没列入年初规划但可以理解,干工作不可能事事预见得那么远,总有这样那样的意外,或者临时捕捉到的商机、灵感,说到这里要批评胜平同志了,百铁财政固然捉襟见肘,但总要预留一块备用金吧,就好比打仗,战斗再激烈手边都得保留预备队防止突况嘛!”
今天的会议方晟是做好摊牌准备的,因而一着不让,淡淡道:“备用金留着应付今年压降产能安抚和善后工作,这是黄树上下的大事!”
詹印顿了顿,继续说:“备用备用本来就是粗估估的事儿,可以十个亿,也可以二十个亿,完全在于财政状况和对今年财政收入的预期,我看经过大家共同努力到年底财政收入肯定比去年有质的突破!大数据中心却不能等不能拖,既然喊出口了就必须做到位,不然有可能被兄弟市抢走——咱们的水电站还没开工呢,七道却有黄树最大的水电站和水电站群,我想不需要长篇大论强调建成大数据中心对百铁的重要性,道理大家都懂!前几天有同志说要走正常流程,我说非常时期行非常手段,建省大数据中心并招揽人才是我提议的,由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联合组织的重大项目,没必要再从发改委等等走形式,难道正府部门还信不过党委?”
詹印道:“科教兴国,我相信建省大数据中心的报告提交到振兴领导小组也会顺利通过!这样吧,为简化程序,我提议在常委会进行表决!”
这将是詹印、方晟仕途史上都极为罕见的一次表决,即针锋相对的双方居然事前都没私下与其他常委做过沟通!
詹印、方晟、杨花与黄生等常委根本不是一路人,事实上始终存在尖锐的对立的利益冲突,怎么可能发生盘面下的交易?
那方晟的自信从何而来?
没等詹印想明白,表决已经开始:
“我赞成!”
“………赞成……”
第一回合3:1,詹印压倒多数胜,他心里定当许多,微笑道:
“黄生同志?”
咦,好端端弃什么权?詹印一愣,接下来就听到张卫康出人意料道:
原以为碾压方晟的表决,居然奇迹般地打成3:3,更诡异地是由于戴计田缺席,剩下没表决的詹印和方晟各执一辞,最终竟是平局!
不愧为久经沙场的老将,遭受重挫情况下没自乱阵脚,詹印稳当当道:
杨花满肚子疑惑,出了门紧紧跟着方晟想问个究竟,不料拐弯时他没头没脑道:
杨花知他恼火自己站在詹印那边,忙不迭解释道:“我有苦衷嘛,毕竟……”
“哎——”
那么他们关注的重点是什么?
“果然厉害啊,厉害……”
难道“稳”和“清廉”不是领导干部应有的素质?
沈直华之“稳”不代表在面临权力挑战时软弱,立即予以犀利反击!
旗鼓相当时的平衡;占据上风或落到下风的平衡;主要领导之间的平衡;主要领导与班子成员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