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副主任办公室,管约明脸色凝重地说:
“情况比较复杂,这回领导小组摊上大事了……”
不料孙刚叹了口气,说约明有所不知,通榆的风向变了,我们运气不好正好处于风口,因此想得通想不通都得干,而且要不折不扣完成领导小组下达的指标任务!
因此转眼间包括榆达在内的省属国企亏损问题,已从原先经营不善问题变成必须要扭亏为盈的正治问题!
说到这个程度,作为孙刚的地位身份而言已够可以了,因为与管约明私交不错,他还点了两句题外话:
“我担任工作小组组长,你是副组长,因为我还有其它分工安排只能以你为主,”管约明道,“听说你抽调小吕跟在后面,现在看来人手不够,起码还要两位,条件是老机关处处都熟,在榆达集团说得上话,深黯国企内部机制和商业运作规律的同志,你回去跟老马他们斟酌一下……”
“农业发展科的老牛怎么样?”
崔基旺先介绍了集团去年几项衡量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指标:
利润-1766亿,比上年多亏损07亿;
总资产149亿,连续多年资产净损失;
职工工资总体下降119,只相当于五年前平均工资的657;
省里要求扭亏为盈,实质对榆达来说是生死存亡啊!
崔基旺微微不悦,道:“小杨在我们榆达工作过,了解上百亿资产的省属国企真是大有大的难处,很多不产生效益的支出都是硬性的,但市场不可能尊重历史尊重过去……高管层哪个不想企业蒸蒸日上繁荣兴旺?集团利润增加一个点,我们收入多十几万呢!”
“那换个角度吧,”白钰微笑道,“在新的一年里,集团有没有实现大幅减亏的可能?”
范唯巍忍不住挖苦道:“不要谢天谢地,再这样亏损三年榆达就资不抵债,所有干部员工一起下汤锅!”
崔基旺脸色一变,回敬道:“榆达全体干部员工习惯了在逆境中求生存,而不是光靠说风凉话!”
杨寓缓颊道:“据我所知一直以来榆达面临三个难题,也是制约和限制集团扭亏的关键,一是贷款难,这与榆达的信用等级有关;二是因为贷款难只得发行利率更高的企业债券,每年利滚利形成严重的财务负担;三是历史包袱,在职职工只有三千人左右,退休、病退、退养甚至还有离休人员超过一万五,目前社保中心还欠着一大笔钱,可谓举步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