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趁方华跑到远处方便,方池宗道:
“小晟啊,有件事爸妈一直捂在心里没说,看看现在时机也差不多了,也到了该解决的时候……”
方池宗道:“她在英国做生意,国籍都改了,怎么可能为个虚名放弃在那边的一切?小晟,这事儿你得放心上,跟于家心平气和地商量,这么大了名份算啥呀,但对你很重要,总不能一直把‘离异单身’四个字挂网上吧?”
“其实爸妈觉得那个徐……什么挺不错,相貌脾气等等都配得上你;再不济就……就跟白翎吧,当了将军坏脾气肯定会改掉不少……”
上午扶着方晟登机时,鱼小婷在耳边悄悄说要不要我赴京告状?两个狐狸精把你都掏空了,白将军怎么办?
于云复手拈毛笔低声吟诵道,方晟道:
“何为伟人?无时无刻,他都好像站在世界之巅看问题,工作如此,诗词亦然,老人家的胸襟气魄非常人能及啊!”
以前于云复从未在方晟面前谈及这一特别是京都高层极为敏感或是忌讳的话题,但既然开了头,方晟便自然而然接下去,小心翼翼试探道:
“爸的年纪在那个非常时期受了不少苦吧?爷爷更是,被逐出京都差点倒在穷山沟里……”
于云复微笑,道:“你是不是想说当时那么多高级干部、高级将领为何忍气吞声,哪怕自身安危遭受严重威胁甚至倒在那些狂热无知之徒棍棒下,都不曾有过抗争意识?”
“看过很多史料和回忆录,好像都不约而同有种发自内心的崇拜……”
“可能外界都认为是洗脑的结果吧?不是!你想想老爷子那些人哪个不是大智慧,靠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宣传就能让他们坚信不疑?说白了还是实践出真知,老人家在战火纷飞戎马生涯几十年革命当中以无可辩驳的事实确立了当之无愧的地位!太久的事可能你没体会,就说抗美援朝吧,你是文科生应该知道些内幕?”
“党内高层反对者居多,老人家力排众议拍板决定的……”
于云复摇摇头:“‘反对者居多’说得太客气,为尊者讳为长者讳啊!事实情况是,越在核心决策圈的越不想打——主持经济条线的深知国家百废待举,没有财力保障供给;军方清醒认识装备的巨大差距,还有军事素养、理论和现代化立体战术的薄弱,都纷纷打退堂鼓!想想看军人不敢打仗什么概念?再透露个秘闻,你绝对没听说过——党内高层第一封给老人家的万言之书并非彭老所写,而是……白老和樊老!”
啊!
白老爷子和樊老爷子居然敢联手写万言之书上谏老人家?
“老人家看了怎么说?”
方晟遂一五一十说了处理应对的经过,于云复也就听听而已根本不过多关注,直接转正题,道:
“还是要的,所以大换界前会都挤到正省起跑线前,枪声一响,看谁能够冲到第一方阵成功进局!”
“进与不进,主导权就落到刘首长手里了?”
“有那么多空位?我觉得目前都挤满了……”
“那沈直华和孟大舟岂不……”
反复斟酌,方晟沉甸甸道:“您把握的大方向大概沈燃也猜到八成,这样说来沈直华在晋西的行径就不可理喻了,古玩造假做得再大能跟正治进步相比吗?他为何敢在大换界前夕冒天下之大不韪?”
方晟还有疑问:“您刚才没提到冉汉增、陈皎和卫君胜,难道……他们就被挡在所谓天花板下面?那沈直华怎么解释?”
“秘而不宣的潜规则通常是,排名前五的直系亲属包括侄子外甥等等就以陈皎的级别为天花板,做到冉汉增程度已经破了例,隐含对傅老的某种补偿;再往下没具体限制,因此沈直华、卫君胜等还能高看两步,但高到什么水平要看他们的造化,愈到这个时候风险愈大——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比如沈直华与古玩造假的隐密联系,卫君胜在女色方面的不检点等等,包括你在内都要多加小心才是!”